发布日期:2019-04-19 17:16
9月23日,农历秋分,中国迎来首个农民丰收节,安徽滁州被确定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滁州的入选,与其在中国改革历史中的地位密不可分。
1978年12月,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率先“大包干”,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之一。40年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激励着滁州上下不断奋斗,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龙腾小岗
以“大包干精神”为引领,各项改革在滁州落地生花,为这片热土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四十年风雨兼程,滁州发展不断提速,千年古城完成华丽“蝶变”,经济总量近年来稳居安徽第一方阵。
如今,逐浪时代大潮,滁州又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无缝对接“大江北”。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的设立,让紧邻新区的滁州敏锐意识到其深远战略意义,等高对接、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在对外开放中,安徽这座“东向发展桥头堡”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大包干”:敢为人先,开启农村改革大幕
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贴着身家性命搞起 “大包干”,自下而上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
多年后,那张“生死状”藏入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标注历史的小村庄,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成果。
领改革风气之先,滁州这座紧邻江苏南京的皖东重镇,成为全国多项重要改革的“试验田”。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滁州人民无比激动、深受鼓舞。滁州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奋力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抓小岗促全市,探索出众多特色鲜明的“滁州经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权贷”、国有林场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突破,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模式”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总结交流会、农村环卫治理体制改革大会、全国家庭农场创新发展大会、基层政务公开现场会等一批全国全省现场会在滁州召开,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品牌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不断加速,但与此同时,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等问题的解决也越来越急迫。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王家国 摄
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理顺农村现有产权关系是关键。2014年3月,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滁州在安徽率先全面铺开土地确权工作,而此前,小岗村则一直在进行改革尝试。
实测面积、确定边界,农民的承包土地信息被白纸黑字定下来,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首批颁证在小岗村启动。2016年,滁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任务。
与此同时,2015年5月,滁州市天长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两年间,天长全市170个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对集体资产实现“既监督、又当家、还分红”,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三变”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随后,2016年8月,定远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县之一。两年时间里,定远县探索出以项目为支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已取得一定成效。该县试点村民组已有9户54人签订土地退出协议,协议退地436.6亩。
不断推进的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滁州在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领域也均取得众多亮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天长市自2012年启动改革,经过多年创新实践,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上联三甲,下联乡村,组建医共体,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为特色的全国医改“天长样本”。
改革体现在滁州发展的方方面面。多年来,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滁州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成为一张靓丽名片。如今,滁州正在努力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